歷史與傳統
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由13名高爾夫球愛好者於1889年5月10日(星期五)創立。起初雖未能找到適合打高球的空曠土地,最終獲政府批准在跑馬地進行高球運動。然而,跑馬地當時同樣供足球、馬球、曲棍球運動甚至駐港英軍閱兵之用,因此一眾會員只能與其他人士輪流使用同一幅場地。
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的會員人數至1891年已增加至超過100人,為了讓會員有地方歇息,球會搭建了一個小棚屋作會所之用,並提供茶點及小食。至1896年,由於球場不敷應用,開始規定女士只可在指定時間和條件下打球。
隨著會員數目與日俱增,導致球場使用率接近飽和,會長及球會要員認為有必要另覓土地興建新球場。他們發現在深水灣附近有一塊可用作小型高球場的土地,還可順道到附近的海灘暢泳。
球會於1898年9月與政府達成協議在深水灣租用土地,會所亦於同年落成並啟用。會員當年要透過坐船或策馬攀越黃泥涌峽,才能到達深水灣球場,而球僮則要扛著球桿與野餐食品,徒步前往。
至1903年,跑馬地除了在周三和周六舉行足球及板球比賽之外,其餘時間僅供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使用,但女士則只可在周日打球。
全賴北區(大埔)理民官E.R. Halifax及一眾早期會員的先見之明,於1911年
與政府及當地農民商討後達成協議,獲批准於粉嶺一塊土地闢建一個18洞球場。舊球場(Old Course)在1911年底率先完工,球會在1920年代末再獲批額外土地興建新球場(New Course),並於1931年11月落成及啟用。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由於粉嶺與深水灣球場經已荒廢,球會已瀕臨破產邊緣。有賴一眾會員與本地公司的鼎力支持,球會不但重獲新生,並於1970年增建第三個球場 — 伊甸球場(Eden Course)。
香港哥爾夫球會自1959年起舉辦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至今,被公認為全球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及最高質素的高爾夫球會。
球會於1989年慶祝成立100周年,以享譽全球的地位昂然踏入第二個100年。在1996年的周年會員大會之上,投票決定通過除去「皇家」稱號,自此易名為「香港哥爾夫球會」。
歷任主席
| 1889 – 1891 | H.E. Sir William Des Voeux, KCMG | 
| 1891 – 1898 | H.E. Sir William Robinson, KCMG | 
| 1911 | H.E. Sir Frederick Lugard, GCMG | 
| 1912 – 1919 | H.E. Sir Francis Henry May, GCMG | 
| 1921 – 1923 | A.G. Stephen | 
| 1924 | A.H. Ferguson | 
| 1925 | Hon. E.R. Hallifax, CBE, CMG | 
| 1983 – 1991 | Sir Gordon Macwhinnie, CBE | 
| 1995 – 2001 | L.C.K. Yung | 
| 2001 – 2005 | Dr. George Choa, GBS, CBE, KSt.J, JP | 
| 2005 – 2009 | H.C.H. Loh | 
| 2009 – 2013 | A.R. Hamilton | 
| 2013 – 2014 | M.K.T. Cheung | 
| 2014 – 2019 | Ronald. Lu | 
| 2020 | R.C.K. Lee | 
1889年
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由13名高球愛好者創立,起初雖未能找到適合打高球的空曠土地,最終獲政府批准在跑馬地進行高球運動
1891年
會員人數突破100人。為了讓會員有地方歇息,球會搭建了一個小棚屋作會所之用,並提供茶點及小食。至1896年,由於球場不敷應用,開始規定女士只可在指定時間和條件下打球
1898年
隨著會員數目與日俱增,導致球場使用率接近飽和,會長及球會要員認為有必要另覓土地興建新球場。球會於1898年9月與政府達成協議在深水灣租用土地,會所亦於同年落成並啟用。
1903年
跑馬地除了在周三和周六舉行足球及板球比賽之外,其餘時間僅供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使用,但女士則只可在周日打球
1911年
經過與政府及當地農民這討後達成協議,獲批准於粉嶺一塊土地闢建一個18洞球場,舊球場(Old Course)在同年底完工
1931年
1920年代末再獲批額外土地興建新球場(New Course),並於1931年11月落成及啟用。
1941年
香港政府於戰時停止讓球會租用深水灣球場,徵用會所和球場作英軍物資供應站,高球活動因此在港絕跡4年。
1947年
球會召開自1940年以來首次周年會員大會。鑑於當時香港的空地嚴重短缺,球會將跑馬地用地交還予政府。儘管財務資源有限,球會仍全力復修粉嶺球場,這個浩大而昂貴的工程歷時逾十年方告完成。
1959年
球會舉辦首屆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歷年來從未間斷舉辦這項歷史悠久的賽事,歷屆冠軍當中不乏蜚聲國際的名字,包括Peter Thomson(1960、1965及1967年)、呂良煥(1959及1974年)、Tom Watson(1992年)、Jose-Maria Olazabal(2001年);近幾屆冠軍當中則以Rory McIlory(2012年)及Justin Rose(2015年)的名氣最大。而最為球迷津津樂道的當數4屆冠軍,西班牙名將Miguel Angel Jimenez(2005、2008、2012及2014年)。
1963年
特別會員大會投票通過「粉嶺發展計劃」,授權球會擴充會所規模,並發行債券以應付工程開支。
1964年
美國球王Arnold Palmer在粉嶺舉行表演賽,並指導會員改善球技,其表演賽對手為1959年首屆香港公開賽冠軍兼粉嶺前專業高球教練呂良煥,結果Palmer以68桿對小勝呂良煥的70桿。
1968年
皇家香港賽馬會同意將雙魚河約30英畝土地租借予球會,讓粉嶺的伊甸球場可發展成為一個18洞標準錦標賽級別球場。
1970年
全新的伊甸球場落成並啟用。
1989年
球會慶祝成立100周年,以享譽全球的地位昂然踏入第二個100年
1990年
亞洲首屆Johnnie Walker經典賽在粉嶺球場舉行,Nick Faldo在最後一輪打出62桿贏得賽事,創下球會有史以來最低桿數紀錄。Bernhard Langer於翌年不遑多讓,在最後一輪打出63桿封王香港公開賽。
1996年
周年會員大會上經投票決定通過除去「皇家」稱號,自此易名為「香港哥爾夫球會」。
歷任會長
2021-2030
2022 - A.W.L. Kwok
2023 - A.W.L. Kwok
2011 - 2020
	2011 - H. Cheng Jr
	2012 - P.Y. Reed
	2013 - S. Cheng
	2014 - M.J. Roberts
	2015 - K.S.K. Lam
	2016 - K.S.K. Lam
	2017 - A.C.C. Wong
	2018 - M.N. Hadaway
	2019  - W.G. Doo Jr
	2020 - Clarence Leung
2001 - 2010
	2001 - Dr. R. Lu
	2002 - T. Ling
	2003 - J.M.H. Grimsdick
	2004 - A. S. L. Cheng
	2005 - Hon. Mr. Justice W.D. Stone
	2006 - C. K. M. Kwok
	2007 - A.E.M. Laband
	2008 - R.C.K. Lee
	2009 - N. Li
	2010 - J.K. Ball
1991 - 2000
	1991 - P. W. Wight
	1992 - S. T. S. Wong
	1993 - W. E. Mocatta
	1994 - H. K. Cheng
	1995 - R. Carstairs
	1996 - D. R. Bradshaw
	1997 - M. A. Choa
	1998 - R. T. Go
	1999 - H. M. V. de Lacy Staunton
	2000 - H. M. V. de Lacy Staunton
1981 - 1990
	1981 - H. H. Murdoch
	1982 - Hon. Mr. Justice Bewley
	1983 - H. S. Cheng
	1984 - A. R. Hamilton
	1985 - M. K. T. Cheung
	1986 - A. F. Sutcliffe
	1987 - H. C. H. Loh
	1988 - M.J.E. Thornhill
	1989 - M.J.E. Thornhill
	1990 - W. K. Lam
1971 - 1980
	1971 - C. D. St. Q. Fletcher
	1972 - Dr. G. Choa
	1973 - W. D. Leighton
	1974 - P. E. Hammond
	1975 - J. W. Browning
	1976 - D. J. T. McKenzie
	1977 - W. S. Woo
	1978 - D. M. Dudgeon
	1979 - H. H. A. Webb
	1980 - M. J. Steele
1961 - 1970
	1961 - R. R. Coombs
	1962 - W. C. Bowling
	1963 - R. C. Gairdner
	1964 - N. P. Downie
	1965 - J. D. Clague
	1966 - J. A. Cheetham
	1967 - G. M. Macwhinnie
	1968 - G. M. Macwhinnie
	1969 - G. M. Macwhinnie
	1970 - W. G. Minto
1951 - 1960
	1951 - W. G. Robertson
	1952 - G. O. W. Stewart
	1953 - H. R. Cleland
	1954 - W. O. Davis
	1955 - J. R. Collis
	1956 - S. S. Gordon
	1957 - L. Goldman
	1958 - T. F. R. Waters
	1959 - W. S. Vaughan
	1960 - G. G. D. Carter
1941 - 1950
	1941 - A.K. Mackenzie
	1946 - D. H. Blake
	1947 - J. A. D. Morrison
	1948 - J. A. D. Morrison
	1949 - D. S. Robb
	1950 - F. D. Hunter
1931 - 1940
	1931 - A.B. Stewart
	1932 - L.G.S. Dodwell
	1933 - K.S. Morrison
	1934 - N. Lockhart Smith
	1935 - S.H. Dodwell
	1936 - S.H. Dodwell
	1937 - G. Gilmore
	1938 - G.S. Archbutt
	1939 - G.S. Archbutt
	1940 - R. Young
1921 - 1930
	1921 - T.W. Hill
	1922 - A.B. Stewart
	1923 - A.B. Stewart
	1924 - G.S. Archbutt
	1925 - N. Lockhart Smith
	1926 - E. Davidson
	1927 - E.R. Hallifax
	1928 - L.S. Greenhill
	1929 - G.S. Archbutt
	1930 - A.B. Stewart
1911 - 1920
	1911 - H.W. Robertson
	1912 - E.J. Grist
	1913 - E.J. Grist
	1914 - E.J. Grist
	1915 - A.M. Thomson
	1916 - S.H. Dodwell
	1917 - S.H. Dodwell
	1918 - David Landale
	1919 - G.M. Young
	1920 - P.H. Holyoak
1901 - 1910
	1901 - Clement Palmer
	1902 - W.J. Saunders
	1903 - H.W. Robertson
	1904 - C.W. May
	1905 - C.A. Tomes
	1906 - E.J. Grist
	1907 - W.J. Saunders
	1908 - W.J. Gresson
	1909 - W.J. Gresson
	1910 - C.E. Anton
1891 - 1900
	1891 Fielding Clarke
	1892 Fielding Clarke
	1893 Major F.W. Bennet (RE)
	1894 Commodore G.H.T. Boyes (RN)
	1895 Commodore G.H.T. Boyes (RN)
	1896 Comdr. R.M. Rumsey (RN ret’d)
	1897 Gershom Stewart
	1898 Thomas Jackson
	1899 John Thurburn
	1900 Edward A. Ram
1880 - 1890
	1889 Comdr R.M. Rumsey (RN ret’d)
	1890 Comdr R.M. Rumsey (RN ret’d)






